兰亭智永书画院

这个和尚,了不得

    说到和尚,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应给是智永和尚,没错,今天介绍的就是智永和尚和他的书法。
智永,俗姓王,王羲之的七世孙,会稽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生卒不详。隋代著名的书法家。年轻时便在绍兴的永欣寺舍家入佛,名法极,俗号智永禅师。
    初从萧子云学书法,后以先祖王羲之为宗。智永从小受到书法艺术的熏陶,立志发扬光大祖先开创的书体。他独得王羲之、王献之的名迹真传,得天独厚。以笔墨相伴,常年足不出户。据说,他的住所在山坡上,这里长满青草,每天都有人来这里放牛。一天,突然倾盆大雨,牛儿四处乱奔。后来,有人问他:你看到牛跑到哪里去了吗?他回答说:我从来没有在山里看见过牛啊。可见,他练习书法达到如此痴迷的境界,对周围的一切毫无知觉。
    年复一年地潜心研究书法,写秃的笔头就有五大竹篓,他舍不得扔掉,就埋在地下,并命名为“退笔冢”,并为之写墓志铭以寄托他不成书法名家誓不休的志向。他一生致力于妙传家法,经过日积月累的苦练和不分昼夜的勤思冥想,他逐渐了解到王羲之书法的精髓,其书风承接二王妙旨,偏于疏淡妩媚,精熟过人。
六朝梁武帝萧衍有两大爱好,一是佛,二是王羲之的字。他命人将王羲之书法中各不相同的字拓集一千个,称《千字文》,又名大臣周兴嗣编成韵语。请智永用真书和草书两种字体临写八百本,散发到江南各大寺院,凭着真草《千字文》,智永和尚成为当时名声最大的书法家,时人无不为之倾倒。

 

 

 

《真草千字文》局部

 

 

《真草千字文》局部

 

 


    智永的名气越来越大,人们争相前来索求墨宝,门庭若市,他住的屋子门槛都被踏破了,只好用铁皮包起来,人们称之为“铁门槛”。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“退笔冢”和“铁门槛”的典故,都出自智永一人。
中国文字的发展规律是由简到繁,由繁到简。从甲骨文发展到大篆,是由简到繁,由大篆到小篆、再到隶书至楷书、行书,是由繁到简。智永总结了汉字从隶书方笔发展到楷书圆笔的过程,阐发了“永字八法”的道理,把唐代楷书的基本笔画固定下来,在书法革新方面迈进了一大步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特别是他对“永字八法”的解释,成为后人练习书法的入门教材。
    日本日下部鸣鹤所藏《正草干字文》纸本墨迹卷,唐时传入,《东大寺献物帐》中有著录,传为智永亲笔所书。另有石刻本,成于北宋大观三年(1109),世称关中本,在今陕西西安碑林。智永传世作品还有行书《归田赋》,明时真迹尚存,曾刻入《馀清斋帖》,仅六行,书法清劲,为世所重。后又刻入《秀餐轩帖》。

 

 

 

《真草千字文》放大

 

 

书法风格
    智永的书法,做大特点就是在平常中见功夫,他练习书法只为“妙传家法”,使王氏书法发扬光大,不求创新。他对二王的模仿,虽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个性发挥,但是凭着他深厚的功底,仍能不求创新而新意自生,,苏东坡评价说:他把自己的骨气和风格深藏起来,看他的字如看陶渊明的诗,初看不觉奇异,但越看越觉美。这才是艺术的价值所在。
今日,笔者有些自己的心得,想通过文字的表达,仅供参考。一、学书法当以一颗平常心,潜心研究。二、学书非一日之功,古代书家,无一不是闭关修炼,花费几乎一辈子的心血才得到了书家的称号。三、学书无捷径,任何以“速成”为核心的语言,说好听了是谎言,说的难听,就是对于中国书法的糟蹋说辞。

版权所有:绍兴兰亭智永书画院  技术支持:绍兴凯渥人力资源有限公司
地址:绍兴县兰亭镇(娄宫)永兴寺内 电话:0575-84601470 浙ICP备18019835

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571号